横港头,走在“奶水情”的路上
-
“过不了多久,这里肯定要大变样的。”65年一瞬间,奶爸每年挂在嘴边的这个憧憬已然成现实,横港头动迁了。
新春时节,记者连续第十八年随吴兴警方退休的潘建军,走在城乡65年“奶水情”的路上,这里是吴兴区八里店镇紫金桥村横港头自然村一户普通农家。1955年潘建军刚出生16天时,由于其母亲缺少奶水,便托付给了村里的郑锦财、张发娥夫妇做儿子,两家由此结成了城乡“奶水亲”。每年春节必须回一次“家”,是潘建军雷打不动的自选动作。奶爸家现在的院子里怎么住着五六户老人?潘建军疑惑着。这时奶爸正好出门迎接我们,寒暄片刻后讲起了原委:这一片已经被征用,春节上来后将陆续搬到新建的小区了。政策规定,拆迁的农户拿着补贴自行投亲靠友,或自找房源,七十岁以上老人由村里安置,这不,奶爸家暂时成了其中的一处安置点。
奶爸带着我们向村中心走去,只见原先热闹的沿河民居大多已经成了废墟。“不远处要建设高铁站,很多配套项目需要用地,再过一两年,这里要大变样了。”奶爸兴致勃勃,边走边指指点点,“这棵树,建军还记得吗,你小时候经常爬上去的。”在一棵斜着伸向河边的老树边,潘建军连声说 “记得,记得”,便当众演示了儿时玩耍的动作。
自然村的范围不大,一会儿就出村了,那是一片田地。每次来横港头,奶爸都要在这里割几棵新鲜的青菜、芹菜什么的给我们分享。看着86岁的奶爸轻松地在泥泞的田埂上走来走去,我们连呼“小心,小心。”奶爸抚摸着那绿油油的蔬菜说:“做了一世的农民,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,春来播种,秋天收割,现在要我离开这爿田,真有点舍不得。”奶爸回到田埂上,神色凝重地对潘建军说:“乡村振兴是我们好几代人的梦想了。”是的,对于从小在横港头长大,回城十多年后重又回这里插队落户的潘建军来说,他理解奶爸此时的心情。返回屋里,身体羸弱的奶妈拄着拐杖,正在灶边帮厨。见到潘建军夫妇,奶妈又说起了65年前给潘建军喂奶的故事:“那个时候真是不容易啊,把你养到四五岁,白白胖胖回到城里,算是给你父母亲有个交代了。”奶妈接着说:“现在好了,我们做农民做到头了,可就是老喽,身体不好。”潘建军安慰奶妈:“公路对面的小区环境很好,跟城里一模一样的,可以好好享享福了。”奶妈露出了笑容。
这时,奶爸拿出两张大幅合影照片,一张是2013年6月30日“中国共产党建党62周年紫金桥村全体党员合影留念”,一张是2019年11月10日“中共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紫金桥村党总支委员会合影”。奶爸奶妈和儿子张小明、潘建军夫妇一同围着照片找寻老党员奶爸的身影。奶爸奶妈你一句我一句,记者听出了他们的意思,今年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的一年,国家好才有我们的小家好,奶爸点头称是:“搬到新房子后,要把这两张照片放在客厅显眼的地方。”潘建军接口说:“到时候我来帮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