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艺人
-
作者:苏佩娟
孩子们自然是自由自在,自生自长,没人会在意你磕着碰着,磕磕碰碰能算什么事,我们摔一跤,哭着想寻找大人的安慰,他们却说摔一跤大一大,就是这种鬼论,让那时的孩子不怎么依恋父母,总是小孩子一群一群的玩。上学结伴去,放学结伴回,哪里有什么家长接送,幼儿园都是自己去的,他们好像上班是天大的事,小孩子的事什么也不是事。下雨就跑回家,河边有很多地方是有门廊的,下雨也是不怕的,淋到些雨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,感冒算什么病,发个烧也就是吃半粒SMZ的事。记忆里第一次拥有一把自己的小雨伞 是一把黄色的雨伞,小小的油纸伞,那个时候的油纸伞很有分量的,有点重,我几乎要扛着,就是这样也欢喜的要命,老爸用红油漆写上了我的名字,非常醒目,开心地把伞握到手心里都是汗也不肯放手……,穿过那个叫藤缠所的回廊,来来回回走了一遍,用今天的话就是嘚瑟的不要不要。
说起那个藤缠所也得说道说道,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,反正这么叫的,里面坐满了编藤椅子的工人,手艺好的出奇,灵巧地编来编去,我放学会往里面绕着走,捡个条子手里玩。那时的手艺人真不算什么,也不像现在动动就是传承人。手艺人手工好像天经地义,姐出嫁,老爸让邻居藤缠所的师傅编了套藤椅当嫁妆,姐到现在还留着,的确现在还真算宝贝了。
北街的务前街是热闹的,冬天中午放学一溜都是晒太阳的,夏天晚上放学,又是一溜吃风凉夜饭的人们,家家门前都有块水泥板为的就是当吃饭的桌子,隔着个河也会打趣,“大胡子阿,今天怎么喝上酒了”对面就会喊着回话“今天图司生日”意思是图章生日发工资了,那时候人的幽默都在柴米油盐里。大热天吃好饭还在河边乘凉到很晚,这种时候有讲故事的人,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能听到,隔壁家的刘家阿爸水平也不是一般的好,好像肚子里有讲不完的货,还老卖个关子明天讲,听着象听天书,充满惊奇……